音赋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20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音乐杂志末日将至? [复制链接]

大管家

音赋社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开站功臣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8 08:29: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曾经做过或正在做着音乐杂志的朋友应该会对这个盘点感兴趣:音乐杂志末日将至?盘点欧美音乐杂志的停刊史。不看不知道,文中盘点的14本九十年代以来停刊的音乐杂志,有11本垮在过去十年。9 D1 M, v1 n. m' X! _

, t0 ~3 h% q; _# X/ I5 h5 |像我们这种做过杂志的人,始终对杂志抱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尽管我总是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尽可能忘掉杂志那一套,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网编。可是,有时候,我又很难割舍某些回忆,如果你像我一样曾经经历过在编辑部里通宵清过样,你也一样打心底里怀念那种拿到新杂志时总忍不住凑过鼻子去嗅一嗅的美好时光。那扑鼻的油墨香气,不仅仅是自己努力的结晶,更有自己的生命体验,这体验不会像网络那样速朽,而是会长久在你我的指尖跳跃。
8 d( \! ^9 P6 o* {) m/ S% T) X) i0 l9 H
所以,我今年在做Blender停刊这条新闻时相当伤感。这不仅仅因为它曾经是我最喜欢的音乐杂志之一,更因为,仅仅在两年前,我还曾经试过把自己手里的那本杂志做成中国的Blender,不料,这会儿已经人鬼殊途了。同样令人伤感的是,Blender停刊没多久,Vibe也垮了,于是,我觉得自己上一份工作中搭起来的这个东西看起来就像是音乐杂志的公墓。/ X# V! H0 @" Q) F- y) X
/ x3 p3 `5 L. Q
我还清楚记得自己当时跑去跟行政的同事要求加订Blender和Vibe的场景呢,而那一段跟大家一起翻阅各种国外音乐杂志的记忆片段一下子就这样破掉一大块,剩下的那部分里有NME、Q和滚石,我觉得他们也会很快就垮掉——这不,《滚石》连后路都想好了,准备改行进军餐饮业。(相关报道)% _" U6 R) h; [! `' Z" T; N5 B, K' L
( B/ O2 k9 A) @: g1 N3 \
中国的情况其实更糟,因为还没等大家做出花来,网络时代就已经到跟前了。然后,大家其实只是在苟延残喘而已,就看谁能撑得更久一些。《DJMag》创刊没半年就垮了,最近风传《音乐时空》也已经撑不下去了。不过,还有谁会在乎呢?英特奈特好玩着呢。
- z( n/ S2 _) H, A; |4 J1 Z# v/ r9 {( b' |0 f
也有人不撞南墙不回头,有传闻说Q要出中文版了,不知哪个暴发户又被忽悠了。
7 n+ T2 }9 X# S& {# o7 z0 E$ c2 P

# G9 D( d$ E' [9 E" S  r- ?----------------------
& ~: @4 @3 [# A
& N. d) y$ x1 j. z' u2009年对于欧美的音乐杂志读者来说可以说是令人沮丧的一年,这一年里欧美地区先后有三本重要的音乐杂志停刊,分别是《Blender》、《Plan B》和《Vibe》。其中,《Blender》仅仅在两年前还被认为对《滚石》造成了极大地威胁,并曾获得美国年度最佳期刊的殊荣,这不禁令人扼腕。为此,惺惺相惜的英国著名音乐杂志《NME》特别做了一个盘点,列出了最近20年来停刊的14本音乐杂志,其中有11本倒在了网络媒体急剧扩张的21世纪。下一本要停刊的音乐杂志会是哪本?《Q》、《SPIN》还是《滚石》?谁知道呢。
8 L7 t" E  D) s6 h/ o. h
1 n3 z; {/ P2 P
" o7 h) C* A* N2 h4 c" D5 c0 Y/ R0 }/ S7 Q3 E+ ~: ?
这份非常成功的周刊是《NME》的主要竞争对手,并有着更广泛的报道范围,因为它并不怕涵盖重金属和朋克乐的内容(实际上,另一本金属音乐杂志《Kerrang!》的诞生是作为《Sounds》附送的一份金属乐副刊)。它同样帮助了Grunge的突破——Nirvana的第一次采访就是在《Sounds》。7 r6 x2 ?9 Y4 i5 W7 C4 i( b9 m
1 z- h+ Y, W! N* o, W. R0 l
! X9 ?9 B0 q9 S: _: _- p  n: Z
* C$ J: ^" ?8 c3 }! u
作为EMAP旗下当时正蓬勃发展的《Q》的竞争对手创刊,《Vox》最初每个月卖出超过10万份杂志——直到《Q》开始反击,挖来了它一半的职员。有趣的是,《Vox》是为数不多的几家深入探访Radiohead制作《The Bends》背后故事的杂志之一,当时大多数竞争的杂志都认定Radiohead在发表了《Creep》之后已经玩完了。0 t0 s/ P! [) v( t* k4 M  F% Q9 K

. o: c% j$ L7 h
+ n3 E' l4 U' ~' }  S) D7 d5 R. J" U
$ ^! {/ t  o0 b3 s0 e: U& {' k+ @《摇滚全球行动》(Rock Action Worldwide,缩写RAW)作为《Kerrang!》的竞争对手出刊,后者在80年代中期变得很怪,把Prince和Bryan Adams登上了封面。这份杂志不幸被一家英国的媒体公司EMAP拥有,当EMAP后来又买了《Kerrang!》的时候,对他们来说就更没什么理由再让《RAW》继续活着了。
% k5 s. ~. h* T, A/ a4 a& o
9 m3 t" a6 H* U! j" B8 J, M6 H6 d2 I' w  {
0 j. f* }$ T( E2 h9 x  b+ S1 c
这本杂志如今以不列颠流行乐的捍卫者著称——据称这一措辞最早是由Stuart Maconie在这本杂志的文章中提出——实际上它选择了一个相当大的报道范围,在后不列颠流行乐的衰落之前,以其风趣的行文风格和诡异的特点被独立音乐迷所喜爱。
6 x% t; i2 m- P' a7 Y7 j! v6 G( A5 w( h/ X
: _% s5 q/ l8 D
8 \: P6 c: r+ I- R) W1 \; Q
以爵士乐杂志的身份面世,《Melody Maker》最终变成了有史以来存在时间最长的音乐杂志。有很长一段时间,它都和它的死敌《NME》在同一栋建筑里出版。在1999年有一次没什么实质性的重组,也未能遏制销量的稳定下滑,在接下来的那年中,在报摊销售了74年的《Melody Maker》被并入了《NME》。: p; g; X8 v+ W% `8 s5 W9 L2 X5 l
" L& F8 U5 J. q+ n$ W$ l
+ {0 X4 R5 \: j7 i

4 k, N) U8 F9 g0 w又一本短命的音乐月刊,EMAP用《Kingsize》瞄准了爱好说唱乐/金属乐/极限运动的成年读者。在新金属的鼎盛时期作为《Kerrang!》每个月的副刊发行,这本刊物只存在了4期。当时也曾有过一点小反响,不过很大部分的广告员和销售都没得到好处。网易娱乐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4 }/ u  g9 A7 h; p+ P  b. U

+ |' c$ a7 R$ A( Q; C( i% S; t
+ K! F5 Q! K) v1 e0 F" `/ j8 U
# b# u% d& U  c* ~4 P" Y在俱乐部文化急速发展的时候创刊,《Muzik》在高度上可以说是《Mixmag》的另一种选择,定位于重度舞曲音乐爱好者,而不是穿蓬松靴的电子流行乐迷。有一段时间它做得很好,在最高峰曾一个月卖掉5万份,但却在2000年之后随着舞曲音乐的大潮一同衰退了。
% P# K% {- z6 D& |
6 i) s. _  ^6 s; [" N
! `, S8 V. E' G- Q! g3 }1 G0 N, Q+ C
来自Everett True的另一份纯洁(有人将其称作自负)的刊物。总是特立独行,《Careless Talk Costs Lives》故意只出12期,并以第12期开始,期数向前出。第一个封面明星是Mogwai。: b6 O( i$ l4 R/ f
7 ~8 J0 h% A) c" J4 ^

0 r9 {5 }2 u, r" z  k- |" C3 d* w7 A  A1 D
这本杂志是由XFM和Swinstead Publishing出版社合资发行的,这本手袋大小的杂志以“明天的音乐”作为特色——大部分独立乐队,像Razorlight和Franz Ferdinand都由其推荐——而且每月都有1张免费CD。但它从来没大热过,并在那两家公司分道扬镳之后被停掉了。5 H, s. T6 j" I* _

0 G( B  T. H% W7 H* b4 O9 I0 c/ u( S6 S% Q* e
! p7 R6 ], `. R) w2 ]5 a# d9 F
这份每月1期的预告杂志有着比你更为独立倾向,使得每期售价只要1英镑,但还是因销路不佳而停掉了。它是由Crispin Parry和Danny Ford编辑的,后者有时会和The Polyphonic Spree一起上台演出(这个乐队在工业音乐的热门时期出现在了第3期的封面上)。, w/ N+ Y  j+ r. m  N6 Y

5 O8 K* c: J( B- S0 a+ m0 g' l, `8 S
2 k1 r, u. C! l$ F
这本流行乐杂志的发行量在80年代中期达到了顶峰,最高每期销售量达到了1百万份。Pet Shop Boys的Neil Tennant曾在此短暂工作过,他在街对面的《NME》工作的时候乐趣可比在《Smash Hits》的时候少多了。这本杂志因为销量的灾难性下跌之后在2006年停刊了。* C; R( p3 q9 G8 f  I. n0 w- t  Z

# @- d- ?) I( I# y9 [. l
0 l0 i. r  r7 U0 j4 F2 x( ]$ F! S. h/ W
这本来自英国第4频道电视节目的副产品是作为《NME》和《Kerrang!》的直接竞争对手创刊的——但在仅仅两期后就夭折了,第1期的印量是13万份,但只卖出了9千份。有一段值得纪念的话,是由惊慌失措的出版商Darren Styles说的:“简直不敢想象这杂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根本没人鸟。”
; S) z' v! N( c# J
9 N' V8 ]& k! W  M! l, ]7 E* \4 W3 g% X! S! i( b  }

4 c+ K5 x0 S8 b" S- A一本来自美国的男性杂志《Maxim》的旗下产品,《Blender》以精彩的文风为特色——比美国市场的领头羊《滚石》更激进得多。曾经有一度,它似乎很有可能作为《Q》的竞争对手登陆英国。不幸的是,广告销售的失败注定了它的结束——《Blender》的字数太多了,不适合英国国情。
2 [  T. _8 p$ t) Z9 V" h5 i6 _. _% {8 \3 |0 p

6 l# y( M+ u6 `% f3 N8 y
5 v& y1 i- E1 S" G( ]4 ^. f. t由前《Melody Maker》杂志的新闻记者Everett True创办的杂志,《Plan B》的内容涵括了地下音乐,并依靠其引以为豪的乐队之间的非商业性传阅和刺激的写作风格而成长。它在今年6月停刊了,怪罪于“当前的经济气候和音乐产业的形势。”网易娱乐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音赋社签约艺人

常务负责人

Rank: 8Rank: 8

INFO签约艺人 特殊贡献奖 开站功臣

2#
发表于 2010-1-8 09:25:51 |只看该作者
讨厌,表乱说,咱们的杂志还是会坚持下去的~~~

使用道具 举报

音赋社签约艺人

【茶几三人组】跳票之王

Rank: 8Rank: 8

INFO签约艺人 特殊贡献奖 开站功臣 狼

3#
发表于 2010-1-8 23:21:48 |只看该作者
我以为……这个帖子是花花发的……
【茶几组】茶几三人组!前来报到
谁敢比我们更茶几?
谁敢比我们更悲剧?
如果有的话……您去抹脖子吧……这世界不适合你……

使用道具 举报

音赋社签约艺人

常务负责人

Rank: 8Rank: 8

INFO签约艺人 特殊贡献奖 开站功臣

4#
发表于 2010-1-9 02:42:47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音赋社

GMT, 2025-9-19 01:09 , Processed in 0.05087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